开云手机入口官网-开云(中国)前身为黑龙江大学生物研究所,1996年成立生物工程系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1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学院以建设理工科一流学院为目标,以生物产业发展为契机,按照“产业牵引、学科支撑”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协同创新、产学研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学院现有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制药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为省级一流建设专业;具有“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生物学”、“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硕士学位点;拥有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并先后成立了山东、广西、河北实验基地,在2018年和2023年两轮教育部组织的工程研究中心评估中均位列全国省属高校前茅,以该中心为依托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2020年全国博士后工作站综合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为黑龙江大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评的首次优秀;2023年获批“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生物学”、“生态学”两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和“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微生物学”校级重点学科,“生物学”、“生态学”两个学科被列为黑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2022年“生态学”学科入选黑龙江省新一轮优势特色培育学科;寒区植物基因工程与生物发酵和寒地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两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两个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高校生物工程研发中心;黑龙江大学安泰生物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能够授予博士、硕士及学士的多层次、多学科、多专业、成规模的办学局面。
学院在努力推进学科建设、拓宽专业领域同时,坚持走产教、科教融合道路,实现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办学,积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探索出了一条优势互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办学新路,与企业共建成立了多个研究所,在服务龙江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教授26人,副教授26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3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大多数教师毕业于国内外重点高校。学院现有二级教授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称号3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支持计划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校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省级教学新秀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制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1人、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2人。同时学院聘请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美国科学院院士Harry J. Klee、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巴维尔·卢卡扬诺夫教授等在内的20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企事业高级工程师作为客座(兼职) 教授。
学院围绕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生物工程专业与生物技术专业为“十二五”省级重点专业,生物工程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年获批省级“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学基础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哈师大附中共建高中生物竞赛培训基地。“生物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2项、二等奖5项;省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多名教师在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教学比赛、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创新大赛以及教学新秀奖、实验教学奖、双语教学奖等多个校级教学专项奖评选中获奖。
在校本科生人数1075人,研究生在校人数295人。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超过92%,考研率30%,考取的学校大部分为“211工程”或“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科院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等,还有部分学生去往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学院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在教育、科学研究、生产、加工、制造业、医疗业等,就业方向以专业相关的生物、医药、食品行业为主,主要就业单位包括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北京集萃药业有限公司、南京世和基因集团、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奥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豪森药业集团、上海美迪西有限公司、康龙化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
近5年,学院累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22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8项,科研经费累5065万元。发表高水平科研学术论文749篇,其中SCI收录255篇;出版专著、教材27部;授权专利109项;科研获奖19项,其中黑龙江省专利银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6项、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林业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农业微生物发酵技术科技创新团队”和“寒区植物分子生物学创新团队”获得了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研究创新团队”获得了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资助。
为进一步强化开放型、前沿性和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近5年,学院成功举办国际、全国学术会议12次,邀请专家学术讲座95次。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开放合作基地,与美国University of Florida共同组建了“中美蛋白质组学联合实验室”,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同组建了“中俄联合生物活性物质实验室”,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大学共同组建了“中俄联合培养创新实验室”;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台湾宜兰大学等单位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作为法人单位成立了“黑龙江省蛋白质组学学会”,成立了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赵勤实植物化学工作室。
创新人才培养是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作为学校首批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学院,学院构建了“全员参与、全程融入、全方位联动”的三全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格局。近5年,在全国“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互联网+大赛等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48项、省级33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15项、省级项39;本科生参与学术创新活动1100余人次;本科学生以第一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Antioxidants》、《Journal of Food Quality》、《中国酿造》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学院先后建立了包括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哈尔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黑龙江北大荒龙健绿源饮品有限公司、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30个校外实习基地,为生命学科领域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综合创新、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提供了稳定场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生命科学学院欢迎年轻的你的加入,开始逐梦历程!
咨询电话:0451-86604372 / 18346189128